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编辑:中国验厂网 来源:中国验厂网 日期: 2007-05-15 09:22:55
神州大地,风起云涌,一场浩浩荡荡的企业社会责任大讨论以论坛、研讨会、媒体调查等多种形式不断在全国各地举行。
社会责任的思想浪潮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政府、媒体、企业家、公众的众多目光。越多越的社会问题也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近年来各类事件、丑闻、危机接连不断,苏丹红事件、回产奶、SK –II、致癌童装、齐二药、欣弗事件……引起了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关注,对生产商的责问。同时我们也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安全的?消费者的知情权去了哪?生产经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去了哪?
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社会责任这个问题,纷纷给出定义、解释,其实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对老百姓说的最通俗的看法就是一个企业既然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赚取利润,那就生存在这个社会的基础之上,利用了社会的资源,那就应该对这个社会负起应有的责任。中国人最讲“孝”道,父母养育了孩子,那孩子长大之后就应该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一个企业,能赚取利润能生存发展,都应该感谢社会给了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家不能认为这个企业是完全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因为没有社会这个环境,企业根本生长不了也发展不了,所以企业在通过社会赚取合法利润的同时也有回馈社会的责任。企业既然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发生,那么所获得得一切必然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包括依法纳税方面、诚信守法经营方面、安全生产方面、内部员工待遇福利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社区/社会公益方面等等。
但在国内一些生产企业中,很多工人都是背井离乡,辛辛苦苦的工作,那至少企业应该按时、足量的发放工资吧,总应该提供一些保险等福利吧,就在“员工是企业第一财富”观念盛行的今天,还能不断听到欠薪讨薪新闻,血汗工厂问题也是频频暴光,如果一个企业连最基本的对待自己员工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能相信这个企业会向社会责任合格、优质的产品呢?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并不遥远,就是企业的身边。拿贸易商来讲,他们不进行生产,也不向环境排放污染,没有责任了吗?有。作为贸易商,是产品流动环节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销售产品赚取利润的同时,应该对自己销售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的利益负责,很多贸易商现在在经营活动中把自己的责任是全部推给了生产商,如果销售商能承担起这些责任,牢牢把住质量关,那也不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事件了。
企业经营靠良心、道德、自觉?这里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其实在很多相关方面都是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企业是否遵守,遵守的程度又如何?就在近期,我们还是能不断能听到一些童工事件,为什么国家三令五声,各地方政府也是严厉打击的情况下,还会有这样的企业的呢。第一就是监督机制不健全,非法用工现象还是存在,一些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明知是“高压线”还是想要试一试。。第二是处罚力度还不够大,媒体报道了,曝光了,可是处罚了以后依然我行我素,著名的就是浙江宁波的五XX ,在出现童工事件没几个月又闹出了员工跳楼事件。
捐款越多=企业越负社会责任?
一提企业社会责任,一些企业家就想到慈善捐款,这也是不正确的。捐款越多并不意味者企业就越有负社会责任。贫困问题、儿童问题等许多问题其中也是与经济发展有关,毕竟在财富金字塔的上层是这些企业家,而创造这些财富的正是这些贫困的人们或与之相关的人们。所以,慈善事业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小的一个方面,而且如果企业其他方面做的好,并不见得一定要用捐款、慈善事业来塑造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如果有的企业,一边无情的榨取工人,一边频频出现在慈善捐助会上,那这就是一种虚伪的表现,中国人称为“挂羊头卖狗肉”。
社会责任该怎么来做?
讨论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但企业如何去有效的来做社会责任呢?欧美几十年的社会责任运动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一场由消费者发起的运动,其主体必然还应该是消费者,这是一种之下而上的压力,是市场发出给企业的压力,当一个销售商、一个品牌面对这种市场压力的时候,会感到这股力量是多么强大,不可抵挡,稍有不甚就会有“翻船”的危险。SK-II 已经是最好的证明,这场闹剧最终受害的还是企业,品牌杂了,消费者的信任没有了,那企业还剩什么?所以,一个企业必须要高瞻远瞩,所有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方针、品牌建设都需要围绕企业社会责任来做,一个品牌最终依靠的还是消费者的认同感与接受感,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来考虑,参与到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当中去,这个企业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成功。说来说去,还是老话题,企业有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机制来制订与规划自己的社会责任呢?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机制是什么?
这里不得不谈到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在03年曾经有一些媒体大肆渲染SA8000认证的文章,过分的强调了SA8000的对企业的影响,这也同时引起国内很多人的反感,但一度认为又是贸易壁垒、又是拿着人权来做不公平竞争。时至如今,大家已经对SA8000应该有清楚的认识了吧? SA8000不是强制认证,只是一套可行的,容易被国外买家接受的标准体系而已,就像绿色食品、3C认证,只不过针对的不是产品的安全,而是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因为西方的人具有典型的两“希”思想(希伯莱文化与希腊文化影响),是先相信科学又相信信仰的思维方式,凡事喜欢按程序、方法科学的来看待,所以也就是为什么ISO 都是有这么多的程序的原因, SA8000也不例外。其实从SA8000本来来看是好,既不是政府制订,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劳工体面化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利益集团的作用,被丑化或夸大,使得企业对其有了不正确的认识。一些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去做认证,也就有了“为拿证而拿证”一说,更多的企业则是迫于欧美买家的压力而不得不去做认证。企业应该明确的是SA8000不等于企业社会责任,但是SA8000却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很好的控制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方法与指导。
企业是西方现象,我们无法不向西方学习。中国企业在学习西方企业时只看见器具层面(技术、工具、概念),好一点的呢能看到的制度层面(产权、组织、激励),但看不见精神层面(价值观、预设、信仰)的倾向。器具或制度层面的东西或者更容易学习,文化与精神层面不配套,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现在企业很多反应出来的问题,第一是经营者到管理者的思想意识问题,没有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也不懂得怎么去做企业社会责任,这就需要经营者与管理者不断学习与提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第二是企业管理体系文件,有的企业主有这个意识,但也是东打一枪西补一炮,拆完东墙补西墙,不能有机制的去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去规范其运做。
所以企业做社会责任,一是要考虑战略层面的问题,要强化思想意识建设,二是要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硬件建设。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
医院的社会责任?食品生产商的社会责任?房地产商的社会责任?垄断行业的社会责任?如果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公民都认识并承担起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的美好与和谐,当然这还需要通过全政府、媒体、消费者、NGO、企业主、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企业社会责任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上海超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总部联系方式
- 电 话:021-51029391
- 电 话:400-680-0016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银翔路655号
- 昆山分公司:18601606556---林经理
- 地 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 苏州分公司:吴江区盛泽镇福建路205号
- 绍兴柯桥分公司:柯桥区禹会路555号中银国际大厦1208室
- 泉州分公司:0595-28069596---周经理
- 手机:18759967995
-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南路144号蟠龙大厦17D
- 宁波分公司:13615883698---周经理
- 山东分公司:18601606221---谢经理
- 温州办事处:18601606208----周经理
- 广东办事处:18601606206----周经理
- 企业邮箱:chaowang@tranw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