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要提高科技和品牌贡献率
编辑:中国验厂网 来源:转<<人民日报>> 日期: 2007-05-14 16:44:00
导读:
就纺织工业如何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本报记者对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
纺织工业的数量与质量
数据:今年1季度,除了欧美设限的31个品种出口增速下降外,我国其他纺织产品品种出口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整个纺织行业出口增长14.7%。
记者:您对纺织贸易走势怎么看?
杜钰洲:目前,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在总体上仍能保持增长的势头,但今明两年增幅将趋于下降。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从有利方面分析,一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二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虽然欧美对我国31类纺织品服装进行设限,但只限数量不限价格,对纺织行业总体影响有限,2006年我国在这些设限范围的出口额占对欧美出口额的20.6%,占对世界出口的6.7%,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三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增强使纺织行业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力提高。四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后,更多的民营纺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去年出口增长了60%。如今民营企业自营出口和通过专业进出口公司出口的总额已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64.6%。从不利方面分析,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高价位;各种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中国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在取消配额后集中释放效应逐渐减弱;国内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进出口政策的调整,都会增加出口成本。
记者:在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我国纺织品出口连年保持较高增长,您认为关键原因是什么?
杜钰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竞争力在提高。
正如美国贸易委员会在2003年经过对主要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考察后的结论所说:中国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服装纺织品,是美国大型服装公司和零售商的首选国。这正是近年来贸易摩擦增多的本质原因。我国传统纺织业是以发挥比较优势为主的竞争性行业,现在也还是这样。但不应孤立地认为比较优势仅仅是劳动力工资低。实际上中国纺织工业平均工资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关键在于劳动的质量在逐年提高,单位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在提高。必须用好我们真正的比较优势,比如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投资环境的优越、已融入全球化的开放环境,等等。因此决不应忽视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新的竞争力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正相关作用。
我国纺织工业正在转变出口的增长方式,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附加值的增加。在“十五”期间已经开始出现这个可喜的变化。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间,是纺织工业技术进步最快、品牌发展最活跃、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时期。
怎样提高科技贡献率
数据:纺织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在2005年的基础上,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幅将比“十五”期间提高1/3。单位增加值纤维消耗下降20%,污水排放量下降22%,单位纤维能耗下降10%。
记者:您在很多场合都强调纺织业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杜钰洲: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之一,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纺织工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达2000万人,其中70%左右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而纺织工业每年使用700多万吨国产天然纤维,涉及1亿农民的生计;纺织工业遍及广大县镇区域的产业集群,对农村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总体而言,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中国的纺织品质优价廉,得到了世界公认,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产品主要是贴牌出口,自己获得的基本是加工的利润。由于品牌和营销网络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中国加工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在国际价值链中只占到20%左右。这就表明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有两个着力点,即提高科学技术和品牌对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这两个贡献率是中国纺织工业以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最重要的目标和动力。
纺织工业的数量与质量
数据:今年1季度,除了欧美设限的31个品种出口增速下降外,我国其他纺织产品品种出口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整个纺织行业出口增长14.7%。
记者:您对纺织贸易走势怎么看?
杜钰洲:目前,我国纺织品外贸出口在总体上仍能保持增长的势头,但今明两年增幅将趋于下降。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从有利方面分析,一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二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虽然欧美对我国31类纺织品服装进行设限,但只限数量不限价格,对纺织行业总体影响有限,2006年我国在这些设限范围的出口额占对欧美出口额的20.6%,占对世界出口的6.7%,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三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增强使纺织行业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力提高。四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后,更多的民营纺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去年出口增长了60%。如今民营企业自营出口和通过专业进出口公司出口的总额已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64.6%。从不利方面分析,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高价位;各种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中国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在取消配额后集中释放效应逐渐减弱;国内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进出口政策的调整,都会增加出口成本。
记者:在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我国纺织品出口连年保持较高增长,您认为关键原因是什么?
杜钰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竞争力在提高。
正如美国贸易委员会在2003年经过对主要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考察后的结论所说:中国能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服装纺织品,是美国大型服装公司和零售商的首选国。这正是近年来贸易摩擦增多的本质原因。我国传统纺织业是以发挥比较优势为主的竞争性行业,现在也还是这样。但不应孤立地认为比较优势仅仅是劳动力工资低。实际上中国纺织工业平均工资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关键在于劳动的质量在逐年提高,单位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在提高。必须用好我们真正的比较优势,比如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投资环境的优越、已融入全球化的开放环境,等等。因此决不应忽视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新的竞争力对我国比较优势的正相关作用。
我国纺织工业正在转变出口的增长方式,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附加值的增加。在“十五”期间已经开始出现这个可喜的变化。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间,是纺织工业技术进步最快、品牌发展最活跃、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时期。
怎样提高科技贡献率
数据:纺织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在2005年的基础上,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幅将比“十五”期间提高1/3。单位增加值纤维消耗下降20%,污水排放量下降22%,单位纤维能耗下降10%。
记者:您在很多场合都强调纺织业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杜钰洲: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之一,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纺织工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达2000万人,其中70%左右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而纺织工业每年使用700多万吨国产天然纤维,涉及1亿农民的生计;纺织工业遍及广大县镇区域的产业集群,对农村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总体而言,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中国的纺织品质优价廉,得到了世界公认,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产品主要是贴牌出口,自己获得的基本是加工的利润。由于品牌和营销网络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中国加工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在国际价值链中只占到20%左右。这就表明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有两个着力点,即提高科学技术和品牌对纺织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这两个贡献率是中国纺织工业以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最重要的目标和动力。

上海超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总部联系方式
- 电 话:021-51029391
- 电 话:400-680-0016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银翔路655号
- 昆山分公司:18601606556---林经理
- 地 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 苏州分公司:吴江区盛泽镇福建路205号
- 绍兴柯桥分公司:柯桥区禹会路555号中银国际大厦1208室
- 泉州分公司:0595-28069596---周经理
- 手机:18759967995
-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南路144号蟠龙大厦17D
- 宁波分公司:13615883698---周经理
- 山东分公司:18601606221---谢经理
- 温州办事处:18601606208----周经理
- 广东办事处:18601606206----周经理
- 企业邮箱:chaowang@tranw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