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风暴拷问中国企业
编辑:中国验厂网 来源:作者:张 梦 动态来源:中国商报网站 日期: 2008-03-29 17:19:35
导读: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事实上是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然而,中国企业的CSR理念却非常薄弱。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企业在社会中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0年以后,一场CSR(即“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风暴正悄然席卷中国,大多数欧美跨国企业都开始对中国供应商实施CSR机制。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具有优势的某些制造类企业)来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事实上是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然而,中国企业的CSR理念却非常薄弱。近日,吉林石化大爆炸引发了松花江水源大面积污染事故,是赔偿、搬迁还是引咎辞职?吉林石化正陷入股东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保持平衡的泥潭。自今年10月13日开始,聚氯乙烯致癌保鲜膜又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质疑公共管理部门监管机制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对聚氯乙烯致癌保鲜膜的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示出了不满。为了强化中国企业的CSR意识,商务部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认为,首先要让企业意识到CSR并不是外在强加的项目,而是企业自身的一部分,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其次,要把CSR中国化,结合中国的国情来推动。国企陷入责任困局“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利乐中国企业传播总监杨斌说,作为全球食品加工和包装领域的领先企业,利乐一直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对环境的保护。最近两三年来,在中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潮流。据介绍,从对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地的30家跨国公司总部的调查结果看,跨国公司在提供年报的同时还提供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股东责任、社会责任、环境(生态)责任三项内容。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具有优势的某些制造类企业)来说,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事实上已是无法回避的生存环境。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诉求越高,就越有认同并遵循这套游戏规则的必要,但国内企业的CSR理念却非常薄弱。事实上,掌握垄断资源的大型国有企业最需要通过社会责任来端正自己的形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对每名员工承担了本来应该由社会承担的福利功能——“企业办社会”成了阻碍发挥企业活力和增强竞争力的严重负担,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或许是因为“企业办社会"的时间太长、影响太深,很多企业负责人(特别是国企领导人)对企业社会责任非常敏感,往往一听企业社会责任就以为是“企业办社会"的卷土重来而本能地加以排斥。他们不知道,企业社会责任绝不等同于“企业办社会”。由此,事情由一个极端趋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一些不应该卸下的社会职能也被卸下。卸下包袱的企业,其社会责任普遍匮乏,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所作所为与其经济实力极不相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针对“企业捐赠社会公益"的课题研究显示,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国内私营企业的捐赠水平最高,国有企业则排在倒数第三,仅领先于联营经济企业和集体企业。还有一些忽视自己社会责任的企业更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危害。2003年末,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已经给漠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敲响了警钟。在这起特大事故中,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6.5万人被紧急疏散。舆论纷纷指责,中石油这家H股中最赚钱、中国海外上市赢利最高的超大型国有企业没有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缺失影响对外贸易今年,中国各界要求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不断,其动因要追溯到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恐慌、特大矿难事故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这一切问题的曝光更显示出中国政府极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之迫切,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抑制这些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就对企业责任进行了颇具代表性的描述——企业的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虽然弗氏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已经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但就目前来说,中国的很多企业仍然将其奉为企业经营的行动指南,甚至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咒语。他们把企业赢利与企业社会责任对立起来,逐利的心态使二者之间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另一个让企业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是“新贸易壁垒说”。一些舆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认证标准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绿色壁垒之后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新型贸易壁垒。耐克、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等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品牌形象受影响纷纷要求其产品配套企业、合作企业遵守企业社会责任守则。而处于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国外向型企业首先遭遇了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发难”,越来越多的企业深有体会——以前不降低成本,可能会失去订单;而现在以牺牲社会责任去过度降低成本,同样也会失去订单。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无视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而一味压低劳动力价格、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成本,职工的权益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与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支撑我国工业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素质要求又比较低,这就形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强资本”和“弱劳动”的现象。200多年的企业管理史告诉我们,随着对“人”的认识从“经济人”、“社会人”、“复合人”到“自我价值实现人”的不断深化,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等阶段,现已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以人为本”的管理成为了潮流,企业社会责任正是这一潮流的体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无疑是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方向。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政府管理部门也难辞其咎。很多地方政府对企业守法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要求或监督力度不够,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利害了解甚少,更谈不上清醒的认识了。他们片面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并以此作为衡量当地经济发展与政绩的标准。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则是企业社会责任无从落实的又一缺口。企业员工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太差、维权的成本也太高。实际上,企业社会守则的许多规定,在我国《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已有规定,甚至于高于它们。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公司法》中应当旗帜鲜明地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法》除了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写入总则中的立法宗旨外,还明确要求企业“关心与维护企业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应在分则中设计一套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可行的制度安排。企业责任开始“中国之旅”一组数据能够表明中国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学习欧美传统的发展模式,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高消费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这一模式追求资本生产率与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损失。25年后,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同时还成为了世界上自然资产损耗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中国在人均GDP达400美元至1000美元时,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至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污染。毫无疑问,企业要在节约能源、进行安全生产方面有所作为需要大量投入。“企业仅具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范围内,利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表述的传统经济理论,虽然正受到越来越多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人的质疑,但企业追求利润的本性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即兴起了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商业惯例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上,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正成为企业能否进入全球市场的关键。然而,中国环境方面的国际履约压力十分沉重。中国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目前,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太快,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猛增。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向我国大批转移钢铁等重污染工业,中国引进的项目虽然比从前有进步,但在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方面比起国际标准来差距仍很大。随着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中国的国有企业也开始觉醒。很大一部分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都遵循了国际惯例,自觉地在财务报告中如实披露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情况。商务部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透露,今年国务院已经批准让商务部牵头、联合7个部委来制定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这至少说明中央政府的态度已经大为转变。但中国的“CSR标准”到底将包括哪些条款、其和跨国公司的标准有哪些区别、怎样让企业遵循标准等等问题仍在探讨中。

上海超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总部联系方式
- 电 话:021-51029391
- 电 话:400-680-0016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银翔路655号
- 昆山分公司:18601606556---林经理
- 地 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 泉州分公司:0595-28069596---周经理
-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南路144号蟠龙大厦17D
- 宁波分公司:13615883698---周经理
- 山东分公司:18601606221---谢经理
- 温州办事处:18605772928----周经理
- 广东办事处:18601606206----周经理
- 企业邮箱:chaowang@tranw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