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之魔鬼篇
编辑:中国验厂网 来源:作者:FAA/scirs 动态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08-03-29 17:17:18
导读:
题目订得如此,并不是偏激或者哗众取宠,是真的这么想。我写的就是中国版的“鹈鹕档案”。开始总不免想要左澄清右声明的,其实想想,我说的都是事实,都有出处,读者自有公论,也不必对号入座。 本来动过念头想抄袭COC天使篇里的前五段文章的,因为那绝对是事实,可能魔鬼和天使本身就是同根同源的吧。只是,我觉得那篇文章仅仅是个开始,经历的不同让我很有理由相信下半篇里那个代表光明的‘绝地武士’摇身一变成了堕落的‘黑勋爵’。在评审行当的日子里,也曾经不断的问自己为了什么在工作,和SA网站里一些天真的同行网友们一样,在身心疲累的时候考虑着SA8000的真正宗旨。可是谁有答案?谁又能有答案?有资格给答案?空谈社会责任谁都会。 很不幸的,我自认不是一个理想远大,情操高尚的人。由于毕业于经济专业,我很多时候会从商业经济的角度去看问题。充当CSR/SA先锋的COC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我们认识他的参照物和研究的对象。 COC既然是泊来品,那么我们且用西方最喜欢的5W1H (Who, When, What, Where, Why, How)方法来看看这个万花筒吧。 环顾四周,是谁在推行COC?品牌公司。他们关心人权?那么看看又是谁在被他们推动COC?服装业,玩具业和鞋业,为什么集中在这些行业?全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且全都是出口大项,或者换一种讲法:全都是外国人需要的东西。所以他们好象更关注自身利益和本国经济吧,否则以中国国内假药盛行的当下,他们怎么会一声不吭,一点压力都不施加?那好像更直接贴近人权吧?所以,他们真正注重的是本身品牌的形象而已。形象?对!因为打了那个牌子后价钱可不是同日而语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那最最亲爱的MONEY哦。他们追求社会责任?请好好看看他们的历史,那个不是‘罪行’累累?请好好了解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责任是融合了股东利益的,而且好象还是先从股东利益延伸开去的… 因为奢华责任公众形象不好而影响了股票价格… 嘿嘿,No Money no talk(无钱免谈)哦。是啊,相信天使的天真的人们,到底是谁比谁傻了? 让我们再看看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动COC吧?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他们一定比中国目前的情况还狠。我猜的?是。也不完全是。这既是外国朋友的口述,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事实。每个大品牌公司对工会纠纷,商品遭“杯葛”(Boycott),公共场合遭示威游行的事情一定都不会陌生的。逐渐的,他们意识到品牌不容得形象的损害,工会不能轻易得罪,公众不能轻易欺骗,所以在检讨利益得失之后他们都选择了戴上捍卫人权的面具。再想想我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认识COC的?1996年?这差不多是我知道的最早时间了。因为国外制造业那时候已经开始向我们国家转移了,利益的驱动与制衡的游戏在另一个乐园又正式开锣了。作为新生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迎面走来的COC是(可能是)一个天真可爱的漂亮小孩子,可是一路走下来,再回头时,COC已经变成青面獠牙的恶魔了。同一样东西,怎么会有如此迥异的变化?意识决定存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问题了:在魔鬼的字典里COC到底是什么? “Three Strikes Out” (三振出局),这是很多工厂经历过了都不知道的规则。问中间商和客户代表,他们会告诉你:品牌客户给你三次机会,第一次验厂不通过,隔60到90天会有第二次;再不过,隔第二个60或者90天给你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整个验厂就是跟这样的程序来运作的。爱好体育的朋友会说,慢着,三振出局不是棒球的规则吗?三个好球击打不中就出局呀。对了,当天使再告诉大家COC是培养好系统的同时,魔鬼其实正在玩着别有用心的游戏,对品牌公司来说,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广大供应商只不过是这个游戏里面的一个棋子而已。不是吗?为满足自身利益,我见过不少很规范的工厂被撤消订单,罪名只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莫须有。真正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可能是供应商被媒体爆了光,会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形象。这点是不是臆测,有机会到深圳宝安区南头附近工业区了解过的人都会了然,时间不算久远,记性好的还会告诉你1500人为此而失业…商业社会里从来就是这样,COC作为商业工具就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堂而皇之的成为了非关税壁垒的排头兵。这样的软壁垒披着漂亮的外衣,却露着大灰狼的尾巴。这样的说法偏激?我们且看看COC盛行在哪里:第三世界国家,原材料和低附加值加工的国度。或者又有人会提出不同意见:不发达的国家从人权到系统的确都不能令人满意呀。可能是,但我们且不数落发达国家的不是,看看他们订出的规则如何?60/72小时周工作标准不陌生吧?72小时现在恐怕少提了,不过,既然存在过,它是怎么来的到是很有趣的故事:其实它是克林顿时期美国国会的议案决定的。12小时一天,6天一周。 而且请注意,这个规则仅限于中国,印度,越南,泰国,印尼,缅甸这几个国家,这代表的是什么?国会议员相信大家也知道是经济财团的代言人了,这样的规定是商业决定多于人权考虑吧,从一开始,人家打的就是经济算盘。系统和人权?见鬼去吧!时至今日,鉴于他们国内经济参数,失业数据,工会力量的影响, 60小时周工作也越来越诸多说法了。这是什么?为什么?问问金钱先生和强权先生吧,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COC沾染上政治的时候,他终于露出了其狰狞面目:在社会责任和人权的幌子下服务于其叵测的目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大道理不再讲,不妨听听大众的声音吧。大家身边周围有几个人会对COC真正拥护?特别是身处前沿制造业的人们---不是说老板们,连中下层管理,员工恐怕都有怨言。我们以偏盖全了吗?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接触过COC的人们,扪心自问,它制造了更多的双赢还是更多的两害?COC正在演变成魔鬼。作为企业的附加价值,COC不能也不可能单独存在。“皮之不存,毛何附焉”一个无法创造价值和财富的企业,甚至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又如何来奢谈社会责任?这一点,魔鬼奸商们比谁都清楚。于是乎,COC的怪现象比比皆是,大家逐渐见怪不怪了。魔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逃避态度,一味简单的应付,不掌握主动,将永远陷于挣扎的泥潭中。既然知道了COC背后某些力量的魔鬼性,我认为:团结主动的中国制造商(会)组织将是无“鬼”敢轻视的力量。正所谓“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细心的朋友应该看出我还没有分析5W1H中的那个H(怎么做)。因为光说魔鬼战略不是我想要的,我要说的是攻略,是我们了解了人家后的主动战略,吹牛扯皮从来就不是FAA的风格。但是,说到攻略的同时也是我、我们FAA最担心的一个话题。 纵观SA8000网站的论坛留言,充斥眼球的其实就是大量的:“贿赂!造假!逃避!”。这无疑是社会责任的倒退和COC天使性的失败,当然这里面各有各的原因。只不过,这真是我们的出路吗?这应该是我们的出路吗?这样下去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影响经济生存的问题,而是提高到一个危害社会风气,民族特质的高度了。我们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呐喊。希望有这样的怒喝能震退魔鬼 --- 这个魔鬼是因为外面魔怪而衍生的我们自己的心魔。COC所带来的最可怕的魔怪…

上海超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总部联系方式
- 电 话:021-51029391
- 电 话:400-680-0016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银翔路655号
- 昆山分公司:18601606556---林经理
- 地 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 泉州分公司:0595-28069596---周经理
-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南路144号蟠龙大厦17D
- 宁波分公司:13615883698---周经理
- 山东分公司:18601606221---谢经理
- 温州办事处:18605772928----周经理
- 广东办事处:18601606206----周经理
- 企业邮箱:chaowang@tranw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