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验厂行贿索贿事件
编辑:中国验厂网 来源:作者:FAA会员 动态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 2008-03-29 17:16:37
导读:
如今,验厂行贿受贿的现象并不少见,今天刚送走一个来验证的评审员,看着他的样子打心眼里的看不起,结结实实的给他上了一课,也希望他今后一路走好,不要入魔。 累了一天(真的很累,心累),坐回自己的电脑前,却失去了写电邮向老板报喜的冲动。自己从一个资深的评审员到今天的工厂评审经理,这样的事情不禁勾起了回忆。 最早碰到工厂行贿是2000年的事情。那是在一家港资厂,由于我们是客户方(第二方)评审,可以和厂吃饭,当时的风气也没有那么恶劣,也就没有体会当时厂方的明示暗示,很自然的问他们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可不可以放在他们的会议室里,答案自然也是各位评审员熟悉不过的“可以,我们有人会把会议室的门锁起来的,安全没问题”。没想到故事其实已经就开始了。午饭席间宾主交谈甚欢,厂方不停的问一个相关问题,跟进评审(Follow-up)的时候是不是一个评审员来?是不是由这次来过的评审员来?我回答他们程序设计(Audit program)上是这样的。然后一切正常,包括下午的工作、出报告、开总结会。发现出问题的是晚上回家整理资料,当时发现多了一叠用凤尾夹前后夹起来的文件,中间有个大信封,里面是8000元的港币。当时就懵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收到这东西的,再回想一下,总算感觉出了工厂当天言语中的不对劲。马上打电话过去找负责人,他笑着说交个朋友请我喝个茶的,当时叫他找人过来把钱拿回去,死活不肯,一副打死狗讲价的嘴脸。 在当时,8000元的数目是真不少的,而且是港币,当时还年青,没有多想事情的后果。后来经过经理的分析:工厂完全可以拿这件事情要挟我,因为已经有带走钱的行为,既然既成事实,里面多少钱,是不是索要的等等等等,完全是工厂占了主动。 自己的价值观最后救了自己。第二天回公司把这件事情口头上、书面上向经理作了汇报。经理马上和我一起打免提电话给这个工厂的负责人,严令他们当天马上派人收回钱,书面上写清楚问题,否则会反映至我们美国公司,立即取消他们的供应商资格。那个工厂这才知道害怕,当天下午那个工厂的老板亲自出马跑到我们办公室道歉,说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干的,他们没有叫这么做。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给他下的台阶,因为我自己的疏忽,我们也没有赶尽杀绝。不过,这个老板硬是磨了两个小时不肯写书面的东西,怕留“案底”。在我经理的“威逼利诱”下才勉强写了个道歉函,总算是有了个交待,也给了我一个保障。说起来,那个信封其实是在中午我们出去吃饭的时候他们指挥塞到我包里面的,因为他们认准了我是lead auditor,下一次来的可能性最大。 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特别是经理的事件处理全过程让我对我经理的为人处事深感佩服,也从心底里敬佩他,在那个时候起就以他为目标,向他学习。 回想起来,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幸事。到今天,我自己的经理工作中还有他的影子和影响,经过这次事件,我学到的是一辈子的抗“魔”能力。 我的经理很有意思,在后来的大会里面,他甚至告诉我们可以去收红包。不过他提醒我们:“你的前途,你的未来,你要不要在这一行再做下去… 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如果只值8000元或者什么数的话,你就尽管收吧,然后你就祈祷不会东窗事发去吧。更重要的,你这个人的价值也就值这个价钱了…” 回到今天,这个评审员趾高气扬,指手画脚,以为自己是唯一一个知道什么是社会责任和客户COC的人。老是指出一个问题后就跟你说这个问题很严重,对评审的后果也是影响严重。(实在是Scirs所说的,硬蒙,懂一点的骗一点都不懂的“知识经济”)紧接着,“事情其实是有很多办法解决的,你知道吧”老是这么一句话。我知道这样的评审员的心态,因为我自己当年刚开始进这行没多久就是这样,以为自己手里真控制着人家什么,标准在自己手里,甚至自己解释法律和客户的要求和规定(杜先生说的“伪立法会和人大代表”)。我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和自大,而这位恐怕是另有目的了。老是强调他的“有很多办法解决”同时又回答不了我问他的解决方案,我窃笑,汝不过耳耳。“解决问题的很多办法”该不是不可告人的办法吧? 着实让他好好表演了一番,差不多到时候了,告诉他一些他所谓“问题”的法律法规条款出处,(也感谢FAA的最新会员法规资料库)让他惊讶了好一阵子。本来事情到这里也就算了,偏巧此君还是个执迷不悟或者是死要面子,硬是要在一些法规和工业规范的灰色区域以他个人理解贯以另类读解。到了这份上就不得不告诉他,他们的经理其实也曾经和自己多次交手,而且不打不相识,互相成了朋友。不过,不是卖关系,拿出他们公司的演讲会资料,某年某次第某某页相关内容当时他们经理就是这么解释的,并请他打电话回公司询问,不必打了?不!坚持要他打!当然,我回避,管他是真打假打。再回来的时候气氛没那么好了,不过我是绝对不会让一个95分的工厂蒙上这样的低级不白之冤的。“你还认识我们公司不少人嘛”是啊,可是并不是每个人我都会去认识的,除非他值得。“啊,对,还认识你们那个老外,哦,对了,XXX部门那个XXX,好像搞反贪的吧,呵呵”… “还有,你认识不认识X公司的XX?上个月和他吃饭,他还在说要联合几个大公司做个评审员品德档案呢,呵呵,这个老外真有趣”… 此时此刻想来,突然有点后怕, 如果我不是这行出身的,如果我不是对法规有研究,又或者是如果我不认识他们的老大… 再想想,就算你都具备了这么些个条件,别有用心的评审员也一样有办法搞你的。以SA8000这类评审标准而言,根本就可以说是没有标准!就算我这种水平的坐在会议室都已经可以想出“无数个”不符合项目来了:灯光亮度读数记录,程序及标准;空气的呢,线、管的维护呢,员工伙食的热量值呢… 不得不认同FAA杜先生所说的,的确应该以法律的高度,由主权国家介入的部门或组织来规范此类社会责任验证标准并有个统一的监管和反馈机制。 就目前这个行业的现状来说,好有一比:记得大学时候英文老师对我们提高英文作文水平提高的建议就是:写完后混在一起,同学间不显示名字的互相批改,当同学都挑不出毛病的时候,文章应该有小成了。中国人就这么喜欢挑人家毛病吗?这里当然是个不当类比,因为这样的所谓挑毛病已经在影响我们国家自己的经济了,以中国人打中国人,而我们又那么乐此不疲,着实可悲。如果再加上评审员不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而走向品行堕落,我想,确实是时侯做个通行业公示的评审员品德列表了。

上海超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总部联系方式
- 电 话:021-51029391
- 电 话:400-680-0016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银翔路655号
- 昆山分公司:18601606556---林经理
- 地 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 泉州分公司:0595-28069596---周经理
-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南路144号蟠龙大厦17D
- 宁波分公司:13615883698---周经理
- 山东分公司:18601606221---谢经理
- 温州办事处:18605772928----周经理
- 广东办事处:18601606206----周经理
- 企业邮箱:chaowang@tranw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