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安全事关社会和谐
编辑:中国验厂网 来源:作者:胡兴军 动态来源:杭州食品科技 日期: 2008-03-29 17:15:02
导读:
食品包装被称做是“特殊食品添加剂”,它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食品包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在一定的介质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单体和一些添加荆会溶出,并且极少量地转移到食品和药物中,从而造成人体健康隐患。有关方面必须尽快加强油墨、胶粘剂、印刷、复合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生产出安全、环保的食品包装产品。一、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严峻近年来,由于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高,食品因此被污染而引起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给创建和谐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包装(膜)抽查结果表明,除一般的塑料袋外,专用的食品包装袋抽检不合格率高达l5。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卫生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及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差。这些不合格的食品包装袋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产生隐患。近几年各地包装袋的抽样合格率普遍偏低,合格率只有5O%。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苯类残留物超标,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质量报告》播出兰州“有毒奶粉”事件,因甲苯二甲苯溶液残留物超标,抽查食品包装袋不合格率高达5O%。1、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有害物质残留主要来源于包装材料,特别是包装印刷过程中使用含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作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所致。而且,这类富含有害物质的油墨、溶剂在生产过程中又会引起操作工人的急性、慢性中毒,既影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食品软包装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这些包装材料因本身分子结构和成型工艺及所加助剂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对于食品厂家来说选择一种适合自己产品的包装材料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因材料阻隔性差,就会缩短液态奶的保质期甚至段时间内引起变质等,而对于保鲜膜来说如果没有适量的的透气量又无法保证蔬菜的新鲜。PVC保鲜膜本身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二是PVC保鲜膜加工过程中使用DEHA增塑剂,遇上油脂或加热时,DEHA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有害健康。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在锡罐内涂层和粘合剂中也在使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人食品,它具有类雌激素的功能。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双酚A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研究人员给怀孕小鼠喂了微量的双酚A,该剂量相当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剂量。他们发现出生后的小鼠在3O天时(青春期)乳腺细胞数量和乳腺末端芽组织密度大幅增高,而这些变化是人或动物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2、印刷油墨食品包装膜对油墨的要求除了具有一般的和基材结合力、耐磨性外,还要能够耐杀菌和水煮处理要求,及耐冻性、耐热性等以保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油墨脱落、凝结等现象。意大利有关部门在抽样检测后发现雀巢婴儿牛奶中存在微量感光化学物质——异丙基碗杂葸酮。这种物质本来存在于婴儿牛奶包装盒的印刷油墨中,可能是微量的油墨渗透到婴儿牛奶中。国内也曾出现过印刷油墨污染食品的事件.2005年甘肃某食品厂发现生产的薯片有股很浓的怪味,厂方立即把已经批发到市场的600多箱产品全部收回。经过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检测,认为怪味来自食品包装印刷油墨里的苯,其含量约是国家允许量的3倍。苯的残留量如果超标,有可能引起癌症和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大多数油墨本身含苯,只能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进行稀释,如果企业在生产食品包装时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廉价甲苯,那么苯残留的问题会更加严重。问题在于相关标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苯含量虽然作了限量规定,但是,限量控制对企业来说艰难做到。原因在于,苯的检测费用颇高,一个包装检测就要花1,000多元。3、印刷辅料食品包装印刷污染已经成为食品二次污染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致癌物质的苯类,目前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合荆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由于在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在食品包装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据统计,2004年,我国规模化厂家生产的食品及药品包装用塑料油墨中,其中用于BOPP膜印刷的氯化聚丙烯油墨的含量占到6o2,6以上,而该体系的油墨溶剂和稀释溶剂中,苯类溶剂的含量一般占到5o%左右,不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食品包装业,甚至整个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苯类溶剂的毒性较大,被美国FDA列入可致癌化学品中,此类溶剂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机能,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白血病发生。残留在包装内的苯类溶剂,易被包装内的食品吸附,导致食品污染.虽然苯溶油墨在印刷时通过干燥可去除绝大部分甲苯溶剂,但是由于油墨中的颜料吸附力强,仍易产生残留。2006年3月,在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召开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卫生安全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食品塑料材料包装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市场上很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难以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和环保方面的要求.苯类溶剂的毒性较大,如渗入皮肤或血液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机能,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白血病发生,美国FDA将它列为可致癌化学品。因此,在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明文规定在食品包装印刷中禁止使用苯类溶剂。而相反,我国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在食品包装薄膜、制袋生产中,油墨和粘合剂的溶剂普遍使用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没有管理和监督,目前已到了有关部门应该下决心严加管理的地步。4、印刷工艺我国目前的食品包装袋基本上以凹印为主,在超市里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包括饼干、糕点、奶粉等包装,也基本上采用氯化聚丙烯类油墨印刷的居多.而欧美等国家大都采用柔印为主,柔印在网点表现上比凹印稍逊一筹,印刷质量稍逊,但是在环保方面却占尽先机。在我国,柔印等环保技术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并不高。因为柔印采用的是凸印原理,比起浓油重彩的凹印,相对上色油墨较少,比较薄,着色度也不是很高,从亮度上来讲不及凹印鲜亮。二、我国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多的原因包装印刷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质量管理不规范,国家相关安全卫生标准比较滞后,再加上监管不严,使一些不法的食品生产和包装生产企业有机可乘,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存在。现在绝大多数食品企业不允许包装企业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志,这使消费者无法辨识包装的出身。因为消费者无法监督食品企业;以成本是否低廉来决定购买某种包装,加上相关的检测费用问题,令不少厂家对原材料、助剂、工艺的安全控制意识较弱。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而明知故犯,造成了无数的食品安全隐患。1、监控体制和手段落后我国从事食品塑料包装的企业没有纳入食品的行业卫生管理范畴,致使这些企业在生产食品包装用塑料材料时,等同于生产工业、农业及其他用途的产品,在卫生安全方面没有任何规定和控制,如对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健康、原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控制、产品的检验以及检测手段等都没有专项或特定的要求,安全卫生处于失控状态。也没有建立权威性的监控体系,确立检测项目,进行常规的检测。此次苯类溶剂超标起因是残留物中嗅得到的异味暴露被媒体曝光,才引起重视,而对潜在危害的铅、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以及油墨连结料中的氧化物、颜料、燃料中的致癌物都没有涉及,反映出管理、监控仅仅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表面,没有从源头抓起,缺乏长效性和系统性。目前尚未建立一个权成性的卫生安全项目检测体系,到了生产企业,检测手段和控制项目就更残缺不全,有的就放任自流了。2、安全标准落后于生产发展随着生产和产品的发展,许多标准检测方法和生产脱节,不能细化,缺乏针对性例如,目前我国的食品包装塑料材料中要求溶剂残留物小于10mg/m2,但没有明确是何种溶剂:推荐性标准要求甲苯残留物小于3mg/m2,这也大大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要求。目前各级质景检验机构定期抽查的项目都是依据1991年制定的GB10004号耐蒸煮包装膜国家标准和1993年QB1871号双向拉伸尼龙和聚乙烯复合膜的行业标准,已大大落后于目前生产实际即便这样,目前检查的总体合格率也只有5O一6O%。目前,美国、加拿大、越南等国,都强制推行HACCP标准。该标准通过对食品生产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并采取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险系数阵到最低,同时进行必要的验证、食品连同其包装在出厂前需经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物理风险三种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此方面的法规条款有待完善。3、没有建立强制性的准入和淘汰机制近几年食品包装塑料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大量的中小企业纷纷涌入这个行业。而行业中没有卫生安全的准入要求,在市场激烈的竞争面前,只有成本的指标,而卫生指标却全然没有。三、促进我国食品包装安全事业的发展为加快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我国食品产业、食品包装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减少包装中有害物质对食品及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中国包装总公司、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于2005年12月19日在成都共同主办。全国食品包装安全技术研讨会”。会议着重宣传和研讨国家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政策法规、食品包装安全技术的新塑复合材料、无苯系物容荆及油墨等新技术。1、咖强有关法规标准建设我国制定的<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将于今年发布。按照<准则》规定,以后食品包装表面不得涂蜡、上油;纸箱上的标志必须用水溶性油墨印刷,印刷食品包装必须用无苯油墨、外包装应有明示材料使用说明及重复使用、回收利用说明等。为了规范市场,促进环保包装的发展,在2004年12月9口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中标认证中心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正式开展了食品包装材料“中国安全环保认证”,对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复合材料制品和玻璃钢制品的质量做出详细的规定,使食品包装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2006年,国家将出台食品包装行业的强制性认证标准,进一步引导并规范食品和食品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食品包装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也将在2008年8月出台,要求所有的食品包装材料必须通过国家认证才能投放市场。2、禁止使用有害包装材料发达国家在严格标准的同时鼓励使用环保无害的替代产品,软包装的粘合剂逐渐转向水性或无溶剂产品,醇溶油墨取代甲苯油墨。美国及欧盟都规定了用于食品或药品包装酌粘合剂和油墨类型.在欧美地区,塑料油墨可以分为表印和里印复合两大类型。出于生产成本和市场发展要求考虑,目前的表印油墨以醇溶聚酰胺和硝化纤维素混合做连接料,生产的油墨则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以甲苯与异丙醇做溶剂的表印油墨.以聚酯及聚氨酯做主体连接料的表印油墨性能非常优秀,目前已是欧美国家高档次软包装印刷的主导油墨,一些要求较高的印刷包装均采用了这类油墨。水性化塑料薄膜软包装用油墨,近年来国外已有报道在柔性版印刷中应用。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钱进指出,中国包装产业快速壮大的同时,必须重视卫生和环保,采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和粘合剂。让消费者对食品本身放心的同时也对食品包装的卫生状况有信心。国内有关厂家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无苯系物溶剂及无苯系物油墨的配套食品包装印刷技术,营造无苯毒”的生产环境和食物包装安全环境,为国家实施食品包装行业强制性认证提供技术的保障。目前国内使用无苯(或醇溶)复合油墨,主要以聚醑/聚氨醋或PVB树脂为主连接料,可以印刷BOPP、PET、NY膜,其印刷适性复合适性以及特定的功能性要求均达到或超过苯类油墨。另外,以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结合PVB做连接料的醇溶油墨研发以及水性化软包装用油墨技术的研究都有了实际性的突破,类似醇溶油墨巳批量推向市场,如浙江新东方油墨、上海DIC、上海锡克拜以及大连施密特等厂家均有自己特色的醇溶油墨产品。许多企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从2006年莱一时间起在食品及药品包装材料中禁止使用苯类溶剂及苯类溶剂的油墨、胶牯剂等化丁品。积极推广使用无溶剂、水溶剂、醇溶剂丁艺。也有企业认为,由于业内中小企业偏多,参差不齐,建议以协会牵头,制定本行业的自律规范.通过企业的自律来解决.同时要对有危害的重金属、其他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也必须加以控制和禁止使用。3、加强食品包装行业管理应尽快建立食品包装塑料材料行业管理规定,要把食品塑料包装行业纳入食品、药品的卫生管理范畴。对企业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准人制度,对企业的卫生条件、人员健康要求、原料树脂从辅料的选用、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产品的检测、售后服务等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议引进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作为对直接接触食品包装材料的强制性市场准人制度。同时,对原材料生产企业也要按FDA要求进行论证。四、加强食品包装安全建设有利于出口随着包装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世界每个角落都可以品尝到异国风味的食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越来越多的包装食品走出国门,使国际食品贸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食品包装安全性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食品工业的出口发展。特别是欧美国家,对食品包装检测的标准要求很高,对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残留限制很严格,我国很多食品包装企业有害物质残留过量这一技术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食品出口也因包装问题屡屡受阻,使我国食品企业失去众多出口商机。我国出口的与食品接触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制品、陶瓷制品、植物制品等几类。2005年上半年,仅欧盟对我国上述产品发出的预警通报就达36批,是去年的3倍多,其中,金属厨具、餐具等主要是因为镍、铬、镉、铅迁移量超标,陶瓷制品主要是因为铅、镉迁移量超标,植物制品、纸制品主要是因为微生物、二氧化硫超标,而其他商品则主要是因为芳香胺、铅、铬、镍等迁移量超标。世界贸易组织WTO食品贸易规则《卫生与防疫协议》规定,各成员国有权采取安全卫生措施,保护本国公民和全人类。食品与包装安全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点,其国际组织——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成立4O多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制定了全球性食品法典、食品包装安全标准,协调各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立法,并指导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如今,CAC作为协调世界各国政府间的食品安全工作的国际组织,已有160多个成员国,覆盖全球人口的98,其制定的80,000多个标准被世界各国采用,为保证包装食品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国际惯例积极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并采用国际标准。1986年,我国加入了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法典被认为是现成的一套法规标准,有助于完善本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法典”在国际贸易中通过食品标准协调,在食品质量、检验监督程序以及试验数据认可等方面达到一致意见,形成世界各国公认的法典和标准,可以极大地促进国际公平食品贸易,避免非关税贸易壁垒和无法调的食品标准给进出口国带来的经济损失。从国际形势来看,目前欧盟对包装的贸易壁垒己从几项增加到几十项,因此食品包装及包装材料能否符合不同进1:3国的要求至关重要。法国是欧盟农业大国,约占欧盟总产量的t/3。故而有完整的食品包装安全监控系统。法国包装安全标识采用红色标签LR,它是法国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只有经过集中的申请,严格的审查,合格之后才能够获得红色标签。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2005年11月,法国对食品包装(包括进口包装食品)的包装文字说明出台了最新的严格规定。规定食品包装上除了标明食品的商业名称外,还必须标明其法律名称。生产厂家不得以任何吸引人的假名称来干扰和欺骗消费者。如花生食品,企业可以使用吸引消费者的商业名字“长生果”、“多味豆”等,但必须明确标明其法律名称是“花生”。新规定还规定,包装盒的体积必须与食品本身的体积大体相一致,不得用超出食品本身体积过多的盒子包装。此外,经销商在标注商品价格时,必须标明每公斤或每500克的价格。有专家认为,法国对食品包装文字说明出台严格规定,既有利于保护本国消费者权益,亦同样约束进出13包装食品,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

上海超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总部联系方式
- 电 话:021-51029391
- 电 话:400-680-0016
-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银翔路655号
- 昆山分公司:18601606556---林经理
- 地 址: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区兆丰路18号亚太广场1号楼9楼
- 泉州分公司:0595-28069596---周经理
-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温陵南路144号蟠龙大厦17D
- 宁波分公司:13615883698---周经理
- 山东分公司:18601606221---谢经理
- 温州办事处:18605772928----周经理
- 广东办事处:18601606206----周经理
- 企业邮箱:chaowang@tranwin.org